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一章 印象菲律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印象菲律宾 (第6/14页)

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是名副其实的火山之国。
  在菲律宾的三大行政岛群,分布着大量火山地带,其中不乏活火山的存在。比较著名的活火山有皮纳图博火山、马荣火山、阿波火山等等。位于米沙鄢群岛政区的朗不隆岛是著名火山岛。岛上的锯齿山是登山者和冒险者的乐园,想要征服它,光有勇气和安全装备还不够,必须申请到当地政府颁发的登山许可证才能成行。
  诚然,火山爆发很可怕,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但是,菲律宾每座火山的周边城镇都格外繁荣,居民们并未因身处活火山下而惶惶不可终日。在他们看来,火山和普通高山没什么两样。因为火山灰的覆盖,火山周围的土地反而更加肥沃,为人们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海底的深渊
  地球表面70%以上的区域分布着辽阔的海洋。不同于陆地的一目了然,海底地势隐藏在万顷碧波之下。广袤的海底一直是人类亟欲探索的神秘地带。但迄今为止,人类已探索到的区域仅占海底总面积的5%。
  和陆地一样,海底也呈现出多种地貌。有海盆、海山、海丘、裂谷、海岭、海沟、海槽等等。所有地势中,海沟可算是最为神秘的存在。地球上最深的海沟当属位于菲律宾东北方向的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深度达11000米。距离马里亚纳海沟不远处,菲律宾海沟横亘在棉兰老岛东北部海域内。它像蛇一样盘踞在海底的菲律宾岛弧东侧,北起吕宋岛,南至棉兰老岛东南部,长达1400千米,最大纵深超过10000米,是世界第二大海底深渊。
  马荣火山号称“最完美的圆锥体”,比日本的富士山轮廓还完整,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景点。
  早在19世纪90年代,人类就开始了对海沟的探索。曾经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海沟沟底是否存在海洋生物。到了1960年,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20世纪50年代,瑞士的皮卡德父子利用压力舱原理,造出“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此后,经过不断改良,“的里雅斯特号”潜入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沟底。在海底纵深10000米的地方,科学家们透过潜水器舷窗,邂逅了一条小鱼和一只小红虾,证实海沟底部存在海洋生物。
  1960年,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他正在马里亚纳海沟,利用皮卡德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探测器进行探测。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借以探索海沟的潜艇越来越先进。科学家们惊喜地发现,每一次造访海沟都有新的收获,海底深渊内似乎蕴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这里混淆了时间,上亿年历史的蛇绿岩和近代形成的混杂岩毫无间隙地生长在一起。这里颠覆了人们对海洋生物的一贯印象,有透明的水蜗牛,嘴尖如鸬鹚、颈长似仙鹤的鳗鱼,还有半透明的、满口尖牙的獠牙鱼等等。
  仔细观察深海鱼类的身体结构会发现,在薄薄表皮的包裹下,它们的骨骼和肌肉组织非常柔韧细密,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生理组织的水分比例。这种生理结构使深海鱼类体液和海水的压力保持均衡,从而在压力巨大的海底游弋自如。在冰冷、漆黑、压力足以压扁坦克的海底深渊内,海洋生物们却生活得自在惬意,不得不让人感慨生命的坚强和神奇。
  大马尼拉:亚洲的纽约
  在菲律宾共和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城市和省份会共用相同或相似的名称,比如前文提到过的奎松省和奎松市。知晓这一点后,再看“大马尼拉”和“马尼拉”两个名称,就不会把它们混为一体了。众所周知,马尼拉市是菲律宾的首都,也是吕宋岛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不过,马尼拉市仅是大马尼拉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大马尼拉囊括了马尼拉市及其周边的16个城镇,成为菲律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的中心,繁华程度不输于任何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大马尼拉又被称为亚洲的纽约。
  ◎因特拉穆罗斯:聆听历史的回音
  走近因特拉穆罗斯城堡,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吊桥大门古朴壮观,向游人诉说着几百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因特拉穆罗斯内的圣地亚哥城堡
  1571年,西班牙人米格尔·洛佩斯·徳莱加斯皮率军占领了马尼拉,标志着菲律宾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夺得统治权后,米格尔选中帕西格河河口附近地段,开始大肆修建属于自己的城堡。作为政权中心,城堡内修建了各种配套设施,有教堂、政府大楼、民居、医院、广场、学校等。著名的马尼拉大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圣地亚哥城堡及黎刹纪念馆都位于城堡之内。
  城堡建好后,变成西班牙殖民者和梅斯蒂索人(即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儿)的专有居住地。西班牙统治阶级将曾经居住在这片地域的民众统统迁往帕科和岷伦落等城堡周边地区。比起当地居民,西班牙人对当时的华裔更为苛刻,把他们安置到涧内贫民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裔的人身自由。
  如今,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给当地人留下的伤痕早已湮没在岁月的尘烟里。但是,他们留下的文化印记却代代流传不息。建筑物上镶嵌的写有街道名称的西班牙瓷砖,教堂中西班牙风格浓厚的建筑设计,为数众多、种族混杂的天主教徒,都铭刻着历史的痕迹。它们与菲律宾本土文化交融到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