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 第31节 (第3/3页)
丽亚年纪也不大,希望能有一位温柔成熟的姐姐陪伴她们两人在亨斯福德小住一阵。 伊丽莎白待人周到有礼,为人则友善明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伊丽莎白:“我?” 她倒是没想到这话题最后会拉回到自己身上。 伊丽莎白低头思索片刻,转头看向罗兰。只见罗兰一副怂恿的模样,伊丽莎白顿时点了头:“感谢二位相邀,荣幸之至。” 很快双方就商定了,一过复活节,卢卡斯爵士就派车来接两位小姐,一起前往亨斯福德。 卢卡斯爵士夫妇离开之后,贝内特太太虽然还是满心的不高兴,但也改变不了罗兰和伊丽莎白的决定了。 罗兰立即忙碌起来:她要赶在离开之前,将朗博恩所有的农事都交付给可信的人处理。 松露季已渐告一段落。随着春天的到来,鲜花和反季蔬菜也可以暂歇一阵。朗博恩这里主要的生意就只剩花园种菜和三黄鸡养殖。此外,朗博恩的村民忙于“轮作”,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指导。 罗兰将这些工作分别交给可靠的人负责,自己又专门制作了一批关于“轮作”的“种田卡”,分发下去,并且赠送给见习教士弗莱彻先生一套,请他闲时能给村民讲解讲解。 弗莱彻先生欣然领命。 “这些绘画,也都是出于您的手笔吗?”弗莱彻先生望着“种田卡”上精美雅致的绘画,满怀欣赏地询问。 “不不不,”罗兰赶紧摇头否认,“这是我四姐凯瑟琳的作品。” “凯瑟琳”是基蒂的大名,罗兰在外人面前不敢贸然使用自己姐妹之间的昵称。 而种田卡上基蒂的画作确实非常精妙——她用木炭打底稿,用羽毛笔和墨水作画,只用线条,就将作物的幼苗、花朵和成熟的植株画得惟妙惟肖,而且线条优美,独具美感。 “非常生动,”弗莱彻先生一张卡一张卡地翻过去,赞了又赞,又提起,“卡上的文字也写得棒极了,简洁平实易懂,比上次……” 弗莱彻先生意识到了什么,赶紧住嘴,不说了。 罗兰知道他想说什么:这次“种田卡”上的文字,是玛丽帮忙润色过的,不求多有文采,但求精准到位、平实易懂……而且没有拼错的单词。 玛丽可是帮她避免了好些拼写错误。 罗兰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好,俗称的“脸皮很厚”,当着弗莱彻先生的面,把两个姐姐的实力一通猛吹。 见习牧师先生一边听罗兰吹嘘,一边笑着点头,听得格外认真。最后他开口建议: “贝内特小姐,您是否考虑过,将令姐的画作制成版画,这样复制印刷也容易,不需要令姐一幅一幅地反复描绘了。” ——这是个好主意! 罗兰顿时来了精神,请弗莱彻先生介绍相熟的制版师傅。 弗莱彻先生果然没有让她失望,当真给了她一个地址——在伦敦。他甚至还写了一封信,交给罗兰,请她带给那位制版师。 “太好了。这次我去肯特郡看望朋友,刚好会在伦敦停留。” 罗兰一行的计划就是这样:从赫特福德郡出发,在伦敦停留,拜访加德纳舅舅一家,顺便看望一下日子过得不大顺心的简;然后再启程前往亨斯福德。 “弗莱彻先生,真的非常感谢您。” 罗兰向见习教士郑重致意,弗莱彻先生也同样郑重还礼,请罗兰放心,他会按照“种田卡”指导佃农们种田的。 罗兰少不了心想:这人与人真是不同—— 同样是教士,柯林斯先生是那样一副酸腐模样,而弗莱彻先生却又是如此开明友善。人家还只是见习教士呢。 不过,她还从来没有问过弗莱彻先生的来历背景,只知道他来自伦敦附近的某个地方,距离赫特福德不远,口音听起来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