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2/2页)
觉重了些,目光扫过院中跪着的人,用力攥了攥拳头,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起来说话。” 李新如听过她在成山王府时气定神闲的声音,这会儿不免就觉得意外,抬头看了她一眼。 正对上她晶亮的眸子,其中饱含希望和热忱,叫他也跟着激动了1起来。 幸好很快反应过来,扶着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男人起来。那男人起来以后,其他的人才陆续站了起来。 清清与那人对视一眼,发现他双目清明,虽然须发皆白,脸上却丝毫不显老态,可他身体又似乎很不好,不光手里拄着拐杖,走路也弓腰驼背,需要人扶着。 “末将刘渊,拜见小主公。”那人做出和蔼的表情,朝着清清拱了拱手,笑道,“小主公不记得我了?” 清清沉思了一下,突然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望着他:“刘叔叔?” 刘渊,是父亲身边的军师,比父亲还小两岁,如今也才三十八岁,怎么看起来这样老? “幸得小主公挂记。”刘渊笑了起来,拍拍李新如的手,对清清挤出一个笑容,“里面说话,里面说话。” 接着,就用极缓慢的动作,走向粮仓的堂屋,刚走两步,就撕心裂肺地咳嗽起来。 李新如小心谨慎的在他身后扶着他缓步前行,没了在成山王府的嚣张之感,脸上更是一副痛心的表情。 院内所有人也都注视着他着凄凉的背影,面色沉重。 清清戴着斗篷,余光扫过在场众人的表情,心下叹息一声,跟了过去。 “刘叔叔,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清清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你会……”她本想说你为什么会病倒,话说到一半,硬是转了话题,换成了,“你为什么会知道我在成山。” 刘渊喝了半碗水,脸色才稍微缓解一些:“此事说来话长,容我慢慢跟你解释。” 然而他的身体实在太差了,张口又是一连串的咳嗽,竟是连话也说不了。 李新如忙用手捋他的后背帮他顺气儿。 “还是我来说吧。”李新如看向清清,“将军的事儿,您记得多少?可记得他是如何亡故的?” 清清表情哀痛:“父亲他难道不是……不是与敌军死战,最终不治而亡?” “是,也不是。”李新如摇头叹息。 “此话怎讲?”清清不解。 - 李新如一锤桌子,眉宇间爬上浓重的愤然之色。 “大将军是什么样的个性,两军交战之际,他怎么可能突然转变策略,贸然绕后去攻打敌方国都?”他道,“此消息传到京城,便成为文武百官弹劾他的好证据!” “他们说大将军急功近利、抗旨不受、战略失误令我军大伤元气,要他戴罪立功。 “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大将军有什么好处?他已是三军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用尽一生保家卫国,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害于同袍的污蔑陷害! “而那时正值两军交战,战事吃紧,竟是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给,判决就下来了。” 李新如笑得如哭一般,“然而,小主公你可知道,大将军当时,分明是奉旨出兵!” 清清什么都不知道,她听到这些,只觉得呼吸都被勒紧了。 “圣旨是真的,玉玺印也是真的,唯独上面的消息不是——幕后主使与北峦里应外合,军营里也混进了细作,将镇守的旨意换成了攻城…… “小姐啊,通敌叛国,另有其人!” 李新如怨气滔天,亦是泪流满面,“大将军驰骋沙场,守得就是个忠字,接到那封足矣以假乱真的假圣旨后,将军自然觉得不妥,可思索再三,还是决定遵旨。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圈套!” “——行军至天鹰坑时,中了敌军的埋伏,将军瞬间明白了,仅留下精锐部队抵挡,给我等制造机会,叫我等退回营地,安抚大军。” 后面的事情,清清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 李新如说完便沉默下来。 刘渊在他身旁再一次剧烈地咳嗽起来,良久,他补充道:“抗旨之罪下来,将军便明白了一切。江家军每一位儿郎,都是追随将军出生入死的亲卫,没有一个怕死之徒,但是,绝不能死得这么窝囊!” “外忧内患,大将军却仍然坚守岗位,带领我等大溃敌军。”刘渊边咳,边说道,“他深知,即使战胜,回了京城也是百口莫辩,我等跟他回去亦是送死,于是,在最后一战中斩杀敌首后,就让我等隐姓埋名,静待良机。 “他的确是与敌军死战,最终不治而亡。可真正要他性命的,不是战争,是人心啊——人心叵测,奸人当道,人间堪比炼狱!” 说到这儿,他看向清清,满眼的悔恨和心疼:“我等忍辱负重、假死脱身,可谁能想到,待我等安顿好后,两位少爷竟也已经……遭遇了不测!” “又过了许久,我等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夫人,夫人却始终不让我等与你接触,担心你被仇恨裹挟,” 刘渊又咳嗽起来,“之后,是小主公查询线索,亲自找到了我等,实在是老天保佑。 “后来您说要来成山与我等面谈,我等万般欣喜,敬候到来,”刘渊无奈道,“结果,却收到了您受伤失忆的消息。” 清清明白了,原来,她先前之所以那么坚决要跟谢铎和离,就是要到成山来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