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节 (第3/3页)
模具上的花费,还会盈利不少。 虽然家里的积蓄有了几十两银子,但等过段时间,他们家还要新建屋子,几十两看着多,但建屋子的花费却也不是小数目。 况且,虽然现在还热,但天气说凉还是很快的,她得早早为过冬准备。 她印象中,大林村的村民们过冬的衣物多少用芦苇、木棉、柳絮或是破旧衣裳填充到被面、衣服里的,保暖程度极其低下。没有棉衣羽绒服的冬天,她简直难以想象自己要怎么度过。 “这也很便宜了。”林海说道。 林慧娘笑笑不说话。 林涛收起了林慧娘说的冰棒的价钱带给他的震撼,转头对弟弟说:“二郎,你也给我做一个箱子。” 见林海点头,他又看向林慧娘,“大丫头,我从你这儿进了冰棒卖,一支给你多少钱?” “盐水冰棒两支一钱,加了水果的,就三钱两支。不过二哥你一次还是别带太多,我怕会化。” 林涛摆摆手,“没事儿,大丫头,你还是不了解。我只消在半晌拿着到咱们村头一晃,就能卖完。现在天热,对咱们农户来说,能吃点冰简直是做梦,而咱们的冰棒卖的也着实便宜。” 见林涛这么说,林慧娘也不再坚持,她又和林涛就冰棒的事情说了几句,便回家去了。 林海做的很快,当天下午,她便收到了林海送过来的木质冰鉴,她拿给赵氏看了看,确认挺好的,便给林海结了工钱,又给他塞了些冰棒让他带回去。 林海原先不想要林慧娘给的钱,但林慧娘说这是他吃饭的手艺,旁的可以不要,但这个钱他不能不要,于是,林海便拿上钱和冰棒回去了。 冰鉴和小木棍都准备好了,为了明天能有更多的冰棒,林慧娘拿到冰鉴,便开始拿用热水煮过消了毒的模具做冰棒。 一夜过去,她已然用一百个自己定制、五十个陶坊送的模具做出来了三百多、将近四百支的冰棒。 来拿货的林涛过来,看到这么多的冰棒,整个人都呆住了。 林慧娘问他:“二哥,你要多少?” 林涛这才回过神,他在心里算了算,道:“来一百支盐水的,二十支水果的。” 林慧娘高兴地应了一声,拿过林涛的箱子让里面铺上冰块,又开始往里面放冰棒。 林涛反应过来,也连忙去帮忙。 等林涛走后,林康也赶着驴车过来了,他和林慧娘、赵氏、钱氏四个人一起,才把剩下的冰棒装进冰鉴抬上车,林慧娘跳上车,和家里人说了声,便和林康一同往县城而去。 驴车一在摊位上停下,林康便开始拿柴火给炉子点火,林慧娘从箱子里拿出两支加了水果的冰棒,递给林康一支,两人便顶着太阳,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吃了起来。 一边吃,林慧娘还一边喊:“好吃又解暑的冰棒!快来看一看啊!” “解暑”两个字抓住了许多人的耳朵,无他,实在是天太热,而百姓们又用不起冰,热急了就喝口凉水,除此之外也没有解暑的方法。 像绿豆汤,虽然说能解暑,但喝着也就是常温的,百姓们并不能体会到解暑。 这会儿听人喊“解暑”,不少人便都围了上来:“解暑?真的解暑?” “冰棒是什么?是用冰做的吗?” “” 面对热情非凡的百姓们,林慧娘拿着自己吃了几口的冰棒晃了两下,“这个就是我说的冰棒了,看,还冒着白气呢。” 百姓们纷纷集中注意力去看林慧娘手中那白色的东西,果然见上方有缕缕白气袅娜升起,百姓们顿时炸了。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但他们知道,冬天的时候因为天冷,他们说话便会有白气从口中喷出来,夏天的时候,有时候一大早水井上也会有白气冒出,而水井里的水是挺凉的,难道,她手里拿着的这小东西,也和刚打上来的井水一样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