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户部郎_229 (第1/2页)
屠夫子和屠浩倒是一点儿都不介意,自家闺女被看重,肯定是让人欣慰的。 屠夫子和颜悦色道:“无伤大雅嘛。” 屠浩身为小辈没有说话的余地,抱着个包子啃,脑子里盘算着昨天看过的那些海菜干。 下午他就让人把他姐夫从家里叫到了库部,刚起了个头还没谈正事呢,日常无所事事的叶外公就溜达了过来。 老头子向来喜欢屠英,现在屠英生了个健壮的小子,他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边走路还一边唱歌。 郑菡跟着屠浩叫了一声“外公”,然后看老头在小会客室坐下,问道:“你们这摆了一堆东西,在说什么呢?” 屠浩一想这事情倒是需要向自家外公说明一下,指着他刚画出来的简易舆图说道:“玉饶的渔民会种海菜。姐夫这次带回来不少海菜干,我就想着能不能把海菜干运到二舅那儿去。” “啊?”郑菡听屠浩这么一说,吓了一跳,“二舅那儿,是新山关?”这不是要把海菜干从大汉的最东面,运到最西面吗? 他只是想着冬天蔬菜不多,玉饶距离京城又近,要是能和泰屏县一样,在京城开一个土产店,把海菜干放在京城卖一卖,应该能对玉饶当地渔民的生活不无小补。 “对啊。”屠浩头也不抬,手指头在舆图上大汉的西北边界划了一圈,“这些地方只能长点草,有些连草都长不成,粮食缺,菜也缺。外公,这一路的官道和河怎么走?”主要这些海菜还富含碘,对西北内陆地区来说,从健康角度来讲,就非常重要。不过这一点不太好说明。 舆图属于战略级资源,详细的是屠浩没法见到的。哪怕他以前因为职务之便,跟着章师叔和章团团看过一些舆图,知道一些大致的官道和河流分布,也不知道这些官道的具体路况,更不知道那些河流是否能够被用来作为航道。 屠浩心里面还是更倾向于水运的,各方面对比下来,都是水运更加节省些。 玉饶本身就是饶水的入海口。饶水是横贯大汉东西的大河汉河的支流之一。将海菜干从玉饶运出来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怎么运到新山关去。 论对这些他和郑菡都比不上叶外公。 叶外公战功赫赫,对西北这一块的地形尤为熟悉。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外孙要把一个海菜干兴师动众地这么来回折腾,但是老外公对自己这个外孙的信任其实还在几个亲孙子之上。毕竟几个亲孙子还会偶尔犯错,需要他盯着,时不时敲打一番,他这个外孙早就已经能够为他实打实的分忧了。 “你这歪七扭八地画的什么东西?看外公给你画一个。” 还别说,叶外公写个折子还要外孙代笔,但是画起舆图来,屠浩是拍马都赶不上,不一会儿就把西北大致的情况画了出来。 屠浩看得直皱眉头:“这过去好多山,走陆路太费事了。” 郑菡倒是略放轻松了一些:“有现成的陆路不是很好吗?” “不好,成本太高。”屠浩随手算了一个成本给他,“走陆路得亏本。” “可不是没水路吗?”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千里迢迢地把海菜干运到大西北去呢?郑菡是完全想不明白啊! 这时候屠浩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土豪的朴素想法,用炭条在几条不相通的河流中间画了几条虚线:“把这几段挖通不就行了嘛!” 叶外公看事情的角度和郑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