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赵大伯送礼 (第2/2页)
来一趟,来尝尝水果。志强哥也自己动手,既然过来了,就不要当自己是外人——” 这么精心制作的果盆,估计赵家父子还没看到过,不好意思动手也正常。 “好。”赵志强见父亲已经在吃西瓜了,也拿了根水果叉,挑了一片西瓜咬了一口。 刚一进嘴,水果的甘甜味和冰镇过的凉爽感觉同时袭来,让他忍不住想叹气。 周桃在县城的生活,真的不是自己可以比的,不但工作说丢就丢,现在家里还放着两盆冰块,凉凉的根本不像夏天。 这连这西瓜,也好吃的无法形容。 “志强哥在这边的工作还顺利吧!”见两人放松下来,周桃没话找话地问道。 男人学缝纫,除非是准备做大师傅,像甬城那些红帮老师傅一样,替人精加工服装。 那样也是一条出路,据说有的大师傅做一件旗袍,光是手工费,就要上万了。 有那样的手艺,比得上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了,而且烦心事上,只要有耐心就足够。 否则的话,还是要回归管理,技术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就行。 将来的发展方向,要么是设计打样,要么去制衣厂做管理人员。 当然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开一家制衣作坊。 那样的话,也算没有白把他介绍进工厂。 “还行。”赵志强回答。“缝纫技术学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转正,就能拿正式工资了。” 他跟周桃不一样,还是比较看重工资,希望多赚点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那就好。”周桃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年底前或者明年的时候,我会自己开一家缝纫店,到时你过来帮我做,或者下班后过来兼职都可以,我给的工资,肯定比工厂高。” 这样说的目的,是让他明白学了这个技术后,其实不一定要在那边拿死工资。 只要有技术有能力,赚钱的办法多的是。 “你自己开店,国家允许吗?”赵志强吓了一跳。 “现在还不行,以后就难说了——”周桃明确地说道。“这件事你自己知道就好了,不要告诉别人。还有,你有空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技术教给弟弟妹妹,到时候他们来县城找工作,也多了条出路。” 八十年代初私营企业刚起步,需要的工人不多,找工作依然很难。 如果有技术,那机会就比别人多了无数倍。 “你说的是真的?”赵大伯一听,激动地叫起来。 老大到县城吃公粮,羡慕死了那些以前冷嘲热讽的人。 如果剩下两个孩子都能进工厂上班赚工资,那自家的祖坟就冒烟了。 两个孩子的婚事也不用那么着急,能到县城赚工资,老家那些女孩子,还不由着自家挑? “工作没问题,不过户口不会变,依然还在农村。”周桃怕他期望过高,解释了一句。“其实这样最好,从城里赚钱,到乡下生活,钱就更经用了。” 这样说或许会被人取笑,经历过前世的周桃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