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尼山双骄 (第2/3页)
母子受宠若惊。 然后一个个围着祝英怜等人坐下。 “文才兄!这里还真破!” “文才兄!里面请,小心别脏了您的鞋!” “文才兄……” 又是一众浩浩荡荡的学子,不同的是一个个皆是卑躬奴颜,奉承嘴脸,没一个敢向方才那帮学子一般向那位中心点的少年请教谈话。 而那位少年面容冷峻漠然,气质桀骜不驯,有点狂妄到目中无人的姿态,气势更是阴煞凌厉,叫人心生畏惧。 他不屑理会众人,径直走过领了饭食,目光扫过众人,不咸不淡地坐到了祝英怜对面的桌子,并不立即食用,反而望向了对面。 祝英怜对上他的目光,两位少年的目光在空中碰撞。 “早啊!马兄!”少年轻笑着,颔首。 而另一位少年冷淡地偏过头,反而向着另一人开了口,“王蓝田!你给我滚过来!” 正在呵斥苏安的王蓝田回过头来,忙堆着笑,谄媚开口,“文才兄……” 马文才冷冷勾起唇角,语气很轻,似恶魔呢喃一般开口,“你吵到我了!” 祝英怜也不尴尬,偏过头,接着和一众学子聊天。 将她反应收入了眼底,马文才也不理一边惶恐赔罪的王蓝田,反而眼眸一暗,细细思索。 上虞祝英连,祝九公子,你说说,你倒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也已。”陈夫子立在堂前似模似样地读这圣人文章,台下的学子也一个个应声念了起来。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也已。” “不知此句何解?”陈夫子摸了摸胡须,当即便有五人的手举起。 正是马文才,祝英怜,梁山伯,祝英台,荀巨伯这五人,这一节课下来几乎成了他们五人的独秀,一个个观点独特有理,叫人无以反驳,偶尔出了他们不愿答的,才会让别人插手。 陈夫子一一点了五人一同作答,一个个观点心思之奇巧,叫他连连惊叹。 很难想象,这课前是一片风平浪静,大多同房者同桌,也未翻起什么大波浪,只是原本和祝英怜同桌的祝英台看见坐在背后的王蓝田与马文才,未等祝英怜反应便与荀巨伯换了座位,和梁山伯同桌去了。 祝英怜刚要去叫她回来坐,陈夫子便正巧进来了,看来梁祝三年同桌是改不了了! 马文才和王蓝田坐在她们两个后很正常,束修交的最多的便是他们四个再加一个刘亦东,自是坐在最好的位置。而刘亦东虽说没往中心坐了,还和秦京生同桌,但陈夫子也深谙其中座位之理,他位置也是不错的。 说到秦京生,便不得不说到马文才,说到马文才便不得不说说尼山现在渐渐出来的形势。 虽说模糊,时日不长,但也能看些名堂。书院现在的金字塔顶尖位置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太守之子,初到书院便箭吓王蓝田,替众交束修的马文才。他性子喜怒无常,狠厉阴煞,高傲狂妄到有些目中无人。家世不凡,且武艺卓越,文采斐然。他是一座压在众学子身上的大山,学子们对他又畏惧又崇敬,不敢招惹,只是奉承。 另一个则是上虞祝家九公子,初到书院便做出武抗马文才,发冠之言恐众人之举的祝英连。他性子温和谦逊,平易近人,矜贵有礼,同样难以捉磨,不知深浅。同样家世不凡,文武双全。学子们对他却是乐于交往,乐于请教,态度友好却隐藏敬畏。 而这两位老大刚见面便有水火不相容,针尖对麦芒的情况。 手下的人,比如王蓝田与刘亦东更是从小到大变不了的死敌。 秦京生从开学那日一直奉承马文才,他又讨好了王蓝田,算是马文才那的三号人物,却也是和祝英怜那的三号人物赵德正早起了冲突! 这么多有仇的冤家聚在一起,而且一个个都不是好惹好说话的主,怎么会不出事呢? “子曰……”陈夫子在堂上子曰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