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步步为赢_第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4/7页)

儿遣开房中众人,才将玉拿了出来,对大太太张夫人道:“之前因瑚哥的事,我特叫人去上了香。恰好偶遇圆慧大师,跟其说了此事,大师给了几句寄语,说可保小儿平安。我记下便叫人刻在这玉上了,又将此玉送去庙里请人念过经焚过香。你给琏哥带着,给添点福。而且这哥儿带玉,望其将来他也是个如美玉般的君子。”
  张夫人听了,将玉接过来细细看了一番,见那五彩玉晶莹通透,篆刻着通灵宝玉等字,自然欢喜,忙谢过贾母收了,给贾琏贴身带着。史菲儿又道:“这玉切不可给外露,也不可叫下人打理,否则便不灵了。切记切记”大太太听了连连点头,一一应下。
  史菲儿见张夫人收了玉,也自然开心。心里暗想,如此一来你这神瑛侍者再带着从天而降的宝玉也没啥稀奇的了,我们府里却早就有了同款,看你到时还如何解释。
  话说这一日贾政来给贾母请安,顺便向贾母求情,想让贾珠依旧跟在贾母身边住着。开始,史菲儿还没明白过来意思,转念一想,才想起这大太太一生子,自己提的让两房搬家换房的事更是提上了日程。只是这贾政心里还是不想搬离荣禧堂,所以先拿珠儿说事。
  史菲儿想到也不说破,慢慢喝茶,瞅着贾政问道:“这珠儿来年便要入学了吧?”
  贾政听到贾母提到珠儿,心内一喜,原来这贾母是很喜欢珠儿的,觉得贾珠天资聪慧,年纪尚小就识了两三千字在胸,为人又有些少年持重的范儿,颇有当年国公爷的风范,故而格外关照。偏又巧这孩子喜静,在贾母身边呆着很乖,不似贾瑚顽皮。或许因这贾瑚落水一遭,贾母觉得平日对此孙子关照不够,竟将对珠儿的关爱大半转去了贾瑚那边。自家儿子是个老实的,也不会去争,如今眼瞅着自己一家都快要让大哥赶出荣禧堂了,贾政自然也坐不住了,想来想去也只想到贾珠的由头,希望贾母念在其昔日疼爱有加的份上,让贾珠留在荣禧堂陪着贾母,这样一来二去自己多看看儿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能搬回来了。
  “母亲说的极是,等到明年开春珠儿便要入学。”
  史菲儿点点头,“珠儿入学,虽说是入家学,但也是件大事,做父亲的要多上些心。如今伴读书童可有了吗?”
  贾政见贾母问得越发细致了,不由地更喜:“已经仔细挑过了,已有人选。”
  史菲儿又点了头,“既然你已挑过了,那就算了。”
  听贾母如此一说,贾政赶紧追问道:“母亲可是为珠儿挑了人选?若是母亲挑的必然是好的,况且书童小厮多一两个也无妨。”
  史菲儿道“也不算是挑好的,只是碰巧遇到。我觉得合适罢了。若你觉得也行,不妨试试。”
  贾政听言连忙道:“母亲说合适一定合适,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子?”
  你道史菲儿挑上的是谁,却是那下水将贾瑚捞上岸周婆子的侄子。
  虽说史菲儿自己甚是清楚将贾瑚救活全靠那枚还魂丹。但史菲儿知道周婆子能跳湖救人是个忠仆。她先急忙将人救上来了,禀明情况时也不抢功,将其错押了也不抱屈,回禀时候还替众人担待一二。史菲儿便知此人心底纯善,心思简单。最后叫人赏了两匹尺头令其去做两身新衣裳已偿今日下塘子污了的这身衣服,另有赏了十两银子,几味精细丸药,一壶子虎骨酒去去湿气。
  一日,史菲儿在湖边走走,见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捏着根捡来的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史菲儿有些好奇,走进观瞧才发现那孩子正在地上写着三字经。正写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史菲儿笑着问其是否懂这意思,小孩点点头,说儿子教不好是老子爹的问题,上学管教不严,是老师太懒惰了。史菲儿想再问些问题,见周婆子忙过来请罪。
  第二十八回
  这史菲儿在外闲逛,偶遇前日跳湖救人的周婆子的侄子,见其在地上写字,便问了几句。正巧周婆子归来,见了贾母,忙不迭地请罪,让小孩给史菲儿磕头,生怕自己侄儿冲撞了贾母。
  史菲儿连忙免了,可那小孩子还是规规矩矩跪下磕了三个头才起身。史菲儿见其可爱,摸了摸小孩子的头,问周婆子这孩子叫什么?哪家的?是否有了差事?
  周婆子见贾母来问自然不敢乱说半句,毕恭毕敬一一禀明。说这孩子是自家侄儿,也是贾府的家生子,可是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了爹娘,只得跟着自己讨口饭吃,不过孩子勤快老实,现在年纪尚小也没啥正经差事。自己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又不会起名字,因这孩子老实诚,随口就憨儿。想着等再大些求府里管事给起一个。
  史菲儿听了一笑,点点头应道,“憨儿憨儿,倒是不错。他即然姓周不如就叫周全吧。”周婆子听贾母给侄儿赐名,乐得忙要磕头谢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