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3/4页)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所以,腕表在于现在,是一种超前的产物。” 徐天宝看了看屏幕上的扫描资料,问道:“可是这些都是军工机械,怎么可以用来生产机械腕表的吗?” 黑皮露出一个不屑地表情,“将铣床改造成多工位铣床,就可以适用于加工直径20毫米以下的金属板料铣削圆槽,机床进行干切削,采用吸风冷排屑方式。机床备有14个立式动力头,在一次循环内可完成工件的14个主夹板及组合夹板的圆槽;把钻床改造成多工位钻床,备有24个立式动力头,在一次循环内可完成工件的24个孔的钻、扩加工,主要用来加工手表主夹板及组合夹板的孔类加工;滚齿机用于除端面齿以外的手表齿轮零件的径向切削、纵向切削和综合切削的滚齿等各种运动程序;冲床适用于各种仪表、手表等制造业中形状复杂的零件的冲孔、落料、修边等冲裁工作。” “听起来不错,可有多少人会操作这样机器的技工?”徐天宝问道,“再说这种从未见过的机器,得有人来培训新来的工人吧?难道让他们和我一样,直接脑部传输?” 黑皮得意地笑了,答道:“早给你想好了。我会制作一部操作机器的全息电影,然后通过软件,把这部电影的效果做成这个年代的黑白胶片电影。到时候,你把这部电影放给新来的工人看,这叫电教,你难道不知道吗?” “…………” ◆◆◆◆◆◆◆◆◆◆◆◆◆ 元宝山,义和炭场 田魁在他的办公室里,坐在那把太师椅子里,雄视着屋里人物,马大发坐在办公桌右侧的椅子上。田魁江湖气十足,不习惯做在所谓的办公室,这些东西都是郑麻子留下的。账房的刘先生站在田魁面前,这就算开会了。刘先生名叫刘正齐,比田魁大了十岁,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他身穿蓝布长大褂,个子也不高,头渐已凋谢,标准的地中海式秃顶。不过,整个人看上去精明老练又老实。他微微躬着身子,手里捧着账本,要向田魁汇报这几个月的账目。 田魁坐在太师椅上抽烟袋,那把椅子是纯粹的中国式样,但他面前的办公桌却是西式的,还是漆得最时髦的英国蜡格漆。他的办公桌上也没什么文具,只有一个印台、一套茶壶茶杯。 刘正齐捧着账本,说道:“这几个月矿上赚了不少钱,不过二当家(徐天宝)从账上支走了五千多两银子。” 马豁子马大发搔了搔头,说:“这二当家还真能花啊,这才几个月,五千两银子啊!” 田魁到不以为然,说道:“当初没二当家的出钱卖枪,咱们能占了这个矿?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再说徐兄弟在这矿上有三成份子,拿五千两算什么?”在占了郑麻子的煤矿之后,田魁占了三成,徐天宝占了三成,马大发得了二成,剩下的二成归新地沟所有的二百多号男女老少。 马豁子笑道:“我不是怕他拿多了,乡亲们分得就少了嘛!” “得了,别说了。”田魁摆了摆手。这时,一个伙计在门外喊道:“大当家,二当家的回来了。” 田魁望了马豁子一样,说道:“待会儿别说怪话。”马豁子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徐天宝进了办公室,田魁把烟袋锅子往腰带上一插,倒了一杯茶,递给徐天宝,笑着说道:“我说徐兄弟啊,你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都忙啥去了?” 徐天宝接过茶杯,一饮而尽,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给矿上买的机器,你看看。” “机器?什么机器?”马豁子暗自嘀咕,“又得花钱。” 田魁其实不识字,于是田魁低头,轻咳了一声,刘正齐马上从徐天宝手里接过纸条,念道:“水泵4台、鼓风机4台、发电机4台、还有~~~” 田魁摆了摆手,直接问道:“一共多少银子啊?” “二万八千马克!”刘正齐说 “那是多少啊?”田魁张了张眼睛 “这~我也不知道。”刘正齐虽然是账房,但是不懂国际汇率 徐天宝放下茶杯,答道:“大约七千两左右。” “七千两?这么多钱?”马豁子忍不住了,“二当家,矿下兄弟们挖煤不容易,这钱来的不容易,可经不住这么花啊~~” 徐天宝显得不以为然,“什么叫这么花,水泵可以抽掉矿井里的积水,鼓风机可以吹散矿井里的瓦斯,这样一来,工人们在井下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他们只要在矿下安心工作,那挖出来的煤很快就能抵掉这些投入。” “七千两啊!得挖多少煤才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