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陛下召见 (第2/2页)
,住到徐国公家里去,投靠四姑奶奶吧。穷亲戚投靠很常见的。赵王世子是徐王妃生的,我们都是亲戚哇!”
“……”你这样墙头草,你还看不起李国公。柳如海想。宋家是哪门子的穷亲戚。
“侯爷说个话,搬家这事我回去和老太太说。”她催促。盘算着等真围城了,她就潜进徐国公府,宰了徐二老爷。然后嫁祸他人。这事儿很容易。
宋成明看了她半晌,突然一笑:“我呢?”
她诧异看他。
柳如海一瞧,她完全没考虑过宋成明的以后,这是让宋成明尽忠死节的意思。
曹夕晚才诧异呢,侯爷是忠臣,不是打算一旦陛下有事就全家自尽?难道是听说了李国公也投降,侯爷就不甘心了?
“投降也行,可能就是庶人了。”她叹气,想了想觉得她既不打算尽忠死节,当然犯不着非逼着别人当忠臣,“那就和几位老爷一起种田吧,我们家脱籍为民,吃苦也算了。你行吗?以后你就不是我的老爷了。我不会借钱给你的。”她看着他,强调着,“你想想,我下过三回毒,想毒死你。”
“……”宋成明慢慢地笑,依旧是一个字,“嗯。”
她淡眼看着他。
宋成明这人,不可共富贵。却可共患难,一到困境危局中,立时就可见得其气度。
他一笑:“去不去徐国公府,你和老太太商量着办吧。就说我说的,你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了。”
柳如海暗暗叫不好。
南康侯,其实只做错了一件事。让秦王收容的凉国公旧部死灰复燃了。
而真正错的是陛下,不应该再对诸位叔王有怀柔之意。
或者真正错的是太祖。
诸王手中有重兵,岂有不觊觎九鼎之位的道理?
大祸早已埋下。
惠文陛下也相信错了一个人,徐国公府的二老爷。
他与陛下少年时也是好友,正是徐二老爷一直拿性命担保赵王不会谋反。
“陛下召见——”
太监来内牢传旨,南康侯被召去养心殿。宋成明脸色先是大喜又微变,必有大事。
“也许要上战场了。”
也许外面的局势如小晚推测的一样。
他整理好衣裳。
她瞅瞅他腰间还系着锦绫巾子、香囊、玉佩、紫铜包玉的五事儿,一应俱在,她低头看看自己的熊皮袄子,再看看柳如海身上的太监服,虚伪道:“侯爷,你还是惨一点好。让陛下看看你现在的模样。也能消消气。”
“嗯。”他仔细把衣上的草根挑走,她咳了咳,宋成明看她,突然领会她的意思,笑着把玉佩摘下来给她:“你不是自己弄了脱籍文书,怎么还要拿我的玉佩去找连城?”
“免得连城给我使绊子。”
“你最好不要离开京城去领军。”她满意收了玉佩,终于有了好心,提醒,“你是掌谍报的,非要你也上战场,这可不是好事。你看柳公公就到处躲着,天天装名医。”
传旨的小郑听得莫名其妙。
宋成明叹着:“我不去,那谁去领兵?”
“徐国公。他不是没谋反?”
“……他是赵王爷的大舅子。”
“自相残杀。更好。”她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宋成明叹气,太祖也许敢如此用人,但惠文陛下却不能如此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