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节 (第2/3页)
是情深义厚,若是本宫没记错的话,妹妹这身衣裳,是用前些日子才进献的流光锦做的吧?” 见她注意到了自己衣裳的料子,秦贵妃心里得意,她抬手揽揽鬓发,语气淡淡:“娘娘记性真好。皇上赏了臣妾这流光锦,臣妾爱不释手,便连忙让人赶制了一身衣裳。” 钟皇后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笑意,“这料子坤宁宫也有几匹,只是本宫觉得这些料子的颜色太过轻浮,便让人收了起来,如今妹妹喜欢,待会儿便将料子带回去,也不算埋没这贵重的料子了。” 秦贵妃脸上飞扬的神色瞬间僵住了。 钟皇后身边大丫鬟惊鸿还在说道:“娘娘说的是,这流光锦虽然贵重,但工匠们却只染这些轻浮的颜色,实在是做事不妥当。若不是贵妃娘娘喜欢,这么贵重的料子便要放在库房里生灰了。” 下首处的低位妃嫔们不禁垂下头去,遮住了脸上幸灾乐祸的神色。 秦贵妃愤愤起身,也顾不得从钟皇后这里打探云慕琤到底在信上写了什么,只语气生硬的一句“臣妾身子不好,便先告退了”,便带着跟来的宫女们疾步离开。 身后钟皇后的声音犹在:“妹妹身子不爽利,该早些叫太医才是!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听着钟皇后的话,秦贵妃的脸色更黑了。 第三章 景和帝的谋划(一更) 宫里发生的事情,林慧娘自然是不知道的,作为一个农民,她有的是事情要做,才不像那些每年闲着没事儿干的娘娘一样。 其实说有事,倒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她在学着给自己挽发髻罢了。 说起来这件事儿,还是她想起云慕琤已经把他们俩在谈恋爱的事儿告诉了景和帝,才突然决定的。 先不管景和帝会不会同意,但云慕琤都是要回去的,他也表露了会带着林慧娘一起回去的坚定意志,而对此,哪怕平时都过得像个糙汉子一样的林慧娘也觉得,即便是在路上,自己也不能打扮的太随便了。 不然即便是她和云慕琤牵着手,别人也只会觉得是云慕琤这朵鲜花插在了她这坨牛粪上。 为了不当牛粪,林慧娘决定自己要学会最少一种发髻的挽法。 然而这事儿,家里的人没有懂的,云慕琤只好让李允回云宅,去带了个擅长绾头发的婢女过来,充当林慧娘的教师。 只是众人都没想到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林慧娘实在没有天赋,来教她的婢女都快崩溃了,她还是没学会。 对此,全家人都沉默了。 云慕琤拍拍林慧娘的肩膀,语气暗含安抚:“不怕,日后有会梳头的婢女,用不着你亲手动手。” 林慧娘瘪瘪嘴,点头道:“行叭。” 她也是没想到在绾头发上自己竟然是个手残,不过或许早在她当初学针线就学不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她手残的征兆,只是她没有注意到而已。 有了云慕琤的安抚,林慧娘也放下心来,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几天后,云慕琤收到了景和帝的回信。 景和帝的信上并没有说太多,只表示自己会应云慕琤,给林慧娘撑腰,让他尽早回京。对此,云慕琤看完便将信又叠了起来。 林慧娘问他:“信上都写了什么啊?” 云慕琤道:“没什么要紧事,皇兄只说会给你撑腰。日后我母妃若是欺负你,你便告进宫里去。” 闻言,林慧娘笑了出声,“这么狠的吗。” 云慕琤无奈道:“母妃的性子近些年来愈发偏执,我也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事来,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林慧娘了解地点了点头。 两人说着话,却并不知道相比起这封回信,景和帝的重点其实是放在了两个月后给林仕的圣旨上。 林仕是景和七年的状元,如今三年将过,他这阳晋县知县的任期也将要到了。 原先景和帝还在想等林仕任期到了,要怎么安排他,只是这几年来,让景和帝下定决定,要将人调回京来。 这几年,景和帝看到的奏折里关于林仕在任上的政绩颇丰。 先是石碌。 石碌是景和七年,时任阳晋县知县的钟萃玟托云慕琤带进京来的。 在他见到石碌之前,麦收就已经结束了,景和帝也是从云慕琤口中得知,有了这石碌,麦子脱粒会轻松得多。之后,钟萃玟便到了任期,被他调往怀安府,而林仕,则是被他调往阳晋县,担任新的知县。 有了石